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

Data Collection

林文月作品及其人

摘要
現代散文、譯著之大家

林文月先生因其特殊之身世背景(連氏家族),歷經日、中兩種語文的童年教育,又大學後專研於國學深究、散文寫作乃至中期開始進行日本經典名著的譯事工作。其作品中,除評論類文章多屬學術性質較重的論文類型而較少個人風格呈現。其餘尤其在散文作品中,樸直誠摯的叙事語調加以精心佈局的文述結構,使其文章感人易讀兼之増人見聞,讀其文而不為其感者少矣。

生平簡述

一九三三年於上海出生,父親為彰化北斗人,母親為台南市人,雖為道地的台灣人卻遲至一九四六年始返台定居。

全家有八個兄弟姊妹,除小弟因民國二十六年「上海事變」而生於東京,其餘皆誕生於上海。當其時,因馬關條約,台籍人士皆視為日人,故林先生自幼的啟蒙教育皆為日文教育。甚至在其自述中提及,除了與父母偶用台語溝通,與娘姨(家中女傭)講上海話,其餘時間幾乎都以日文為主要語言。

戰後隨著舅父(連震東)接受復員工作率先返台後,於一九四六年舉家回台定居。始開啟其中文學習歷程。返台後先於老松國小就讀六年級,當年秋因北一女停招新生(時教制似仍沿襲日制)而考取北二女(即今中山女高)就讀,努力克服台國語障礙,於一九五二年進入了台大中文系就讀。

於大學階段師於國學大師臺靜農等名師,影響其日後作學為人甚深。後於研究所又受鄭騫教授指導,專研六朝文學。此二位名師對林先生的作學乃至日後任教、著作,都有極重要的影響。其自述中提到,若非靜農師時時鼓勵與督促,也許能否譯究「源氏物語」及日後其餘日著鉅作皆未可知。其散文作品中,關於此二位名師的篇章亦頗多,讀之令人神往於師從名家的愉悅的作學之路。

林先生之中國古典文學專長在於六朝文學,其論文中對包括曹氏父子詩、陶詩、謝詩、山水、田園等皆有諸多專論,為台灣研究六朝之大家。其論文著作多收錄於「澄輝集」、「山水與古典」與其餘學術期刊中。

一九五七年與畫家郭豫倫結婚並自研究所畢業,文學與藝術的結合,對日後其寫作生涯必有重大的影響。林先生著作有一特色,就是其著作出版之封面設計,大多皆出於其夫婿之手,其中也有林先生親自繪製之畫作。當時林先生同時考上師大藝術系與台大中文系,接受高中美術老師建議始進入台大中文系就讀,卻不忘於閒暇維持其素描乃至日後學習仕女工筆畫。林先生畫作中對人物刻畫之功夫亦為人稱道。

一九六九年獲國科會指派,資助前往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任「研修員」一年,從事中日比較文學研究。其將此一年之旅居過程日常點滴,固定連載於期刊,爾後集成「京都一年」散文集,成為其散文撰寫之起點。

其間自研究所畢業後任台大中文系講師、副教授,自台大退休後又獲聘為美國華盛頓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史丹佛大學客座教授、捷克查理斯大學客座等。林先生同時間在教職、作者、研究與譯事等角色皆有突出的表現。不只是傑出的散文作家、國學的傳承者、忠實且優秀的翻譯家,在更多時候從其文章可感覺到其為一認真可親的師長,誠摯分享的好朋友。

任「人文」研修員期間,其研究題目為「唐代文化對日本平安文壇的影響」。由於研究範圍需要,遂開始涉獵平安時期書籍,始接觸到「源氏物語」。

一九七二年秋,日本筆會主辦「日本文化研究國際會議」中,林文月發表日文書寫的「桐壺と長恨歌」論文。翌年四月,其自譯為中文論文「源氏物語桐壺語長恨歌」並試譯源氏物語首帖「桐壺」,一併刊於「中外文學」期刊。應讀者熱烈迴響,而時「中外文學」總編輯胡耀恆先生的勉勵與希望,始啟其「源氏物語」譯文連載之緣,共五年半譯完全書五十四帖。

一九八二年「源氏物語」修訂版上下兩冊出版,封面採其師臺靜農所提之字,與夫婿豫倫之畫。

而後其散文集亦陸續出版,包括「午後書房」、「交談」等,另於一九八七年獲香港翻譯學會榮譽會員。一九八九年另一譯作「枕草子」出版。

一九九三年自台大退休,隨後獲聘為中文系榮譽教授,並任史丹佛大學客座教授。出版散文集「作品」、「擬古」、「風之花」及譯作「和泉式部日記」。

一九九四年以「源氏物語」獲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翻譯成就獎。
一九九五年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客座教授並獲日本東亞同文書院紀念賞。
一九九七年出版譯作「伊勢物語」,散文「夏天的會話」。
一九九九年任捷克查理斯大學客座教授。出版「飲膳札記」。
二○○○年出版捷克文之「譯六朝詩選講義」。「飲膳札記」獲第三屆台北文學奬。
二○○○年十一月,將手中所存之著作手稿、著作自藏本、畫作及珍貴圖書資料等捐予台大圖書館典藏。

二○○一年台大圖書館舉辦「林文月教授手稿資料展─台大近代名家手稿系列展之二」與座談會、專題演講等,獲頒台大感謝狀。

二○○一年九月夫婿郭豫倫病逝於加州。
二○○二年後陸續出版「林文月精選集」、二○○四年出版「回首」、「人物速寫」。
最新作品「寫我的書」於二○○六年出版。

作品

出版書籍
1966年 「謝靈運及其詩」,台北,台大文學院。
1966年 「南朝宮體詩研究」,台北,台大文學院。
1967年 「澄輝集」,台北,文星。
1971年 「京都一年」,台北,純文學。
1972年 「唐代文化對日本平安文壇的影響」,台北,台大文學院。
1976年 「山水與古典」,台北,純文學。
1977年 「謝靈運」,台北,河洛。
1978年 「讀中文系的人」,台北,(洪範於1990年重新出版)。
1980年 「青山青史:連雅堂傳」,台北,中國出版社。
1980年 「施工估價」,台南,興業圖書公司。
1981年 「遙遠」,台北,洪範。
1982年 「謝靈運」,台北,國家出版社。
1983年 「破天而降的文明人」(譯),台北,九歌。
1983年 「澄輝集─古典詩詞初探」,台北,洪範。
1986年 「午後書房」,台北,洪範。
1988年 「交談」,台北,洪範。
1989年 「中古文學論叢」,台北,大安。
1991年 「臺靜農先生紀念文集」(編著),台北,洪範。
1993年 「作品」,台北,九歌。
1993年 「擬古」,台北,洪範。
1999年 「飲膳札記」,台北,洪範。
2002年 「林文月精選集」,台北,九歌。
2003年 「回首」,台北,洪範。
2004年 「人物速寫」,台北,聯合文學。
2006年 「寫我的書」,台北,聯合文學。

翻譯
1960年 「聖女貞德」,台北,東方。
1961年 「居禮夫人」,台北,東方。
1961年 「南丁格爾」,台北,東方。
1963年 「小婦人」,台北,東方。
1966年 「基督山恩仇記」,台北,東方。
1978年 「源氏物語」,台北,中外文學。
1980年 「茶花女」,台北,東方。
1989年 「枕草子」,台北,中外文學。
1991年 「源氏物語」,台北,遠景。
1993年 「和泉氏部日記」,台北,純文學。
1997年 「和泉氏部日記」,台北,三民。
1997年 「伊勢物語」,台北,洪範。
2000年 「枕草子」,台北,洪範。
2000年 「源氏物語」,台北,洪範。

期刊、報紙、散篇
1971年 〈阿陪仲麻呂(朝衡)事蹟考略〉,《思與言》8期6卷3月, 頁22-25。
1971年 〈The Collected Work of Po Chu-I and the Literary Circle of the Heian Period〉,《Tamkang eview》4月,頁129-142。
1972年 〈唐代文化對日本安文壇之影響─從日本遣唐使時代到白氏文集之東傳〉,《文史哲學報》6月,頁115-202。
1973年 〈臺灣通史與連橫〉,《中央月刊》1月,頁155-162。1973年 〈從遊仙詩到山水詩〉,《中外文學》2月,頁35-52。
1973年 〈源氏物語桐壺與長恨歌〉,《中外文學》4月,頁8-20。1974年 〈宮體詩人之寫實精神〉,《中外文學》8月,頁4-19。

1975年 〈中國山水詩的特質〉,《中外文學》1月,頁152-179。1976年 〈陶謝詩中孤獨感的探討〉,《中外文學》4月,頁4-23。
1976年 〈曹操為人及其作品〉,《中國文選》7月,頁36-47。1976年 〈曹丕與曹植〉,《中國文選》12月,頁98-106。
1977年 〈讀<臺灣詩薈>的廣告啟示〉,《書評書目》12月,頁22-31。
1978年 〈「悠然見南山」與「池塘生春草」─兼談古典文學欣賞的一種態度〉,《中外文學》2月,頁4-21。
1979年 〈「源氏物語」裏和歌的中譯〉,《中外文學》8月,頁24-48。
1980年 〈曹氏兄弟的詩〉,《文學思潮》4月,頁127-142。
1980年 〈源氏物語與我〉,《中外文學》3月,頁88-94。

1981年 〈日本漢學研究新動向簡介〉,《中外文學》6月。
1982年 〈蓬萊文章建安骨─試論中世紀詩壇風骨之式微與復興〉,《中外文學》6月,頁4-41。
1983年 〈評Anne Birrell <New Songs from a Jade Terrace : A Anthology of Early Chinese Love Poetry>〉,《漢學研究》6月,頁317-325。
1983年 〈人書之間〉,《新書月刊》1月,頁41-43。
1984年 〈生活散記─蒼蠅與我〉,《幼獅少年》10月,頁98-101。
1985年 〈關於「十六歲的日記」[川端康成著]〉,《聯合文學》2月,頁46-51。
1985年 〈新文學的燃燈人﹝臺靜農先生﹞〉,《聯合文學》9月,頁132-173。
1985年 〈洛陽伽藍記的冷筆與熱筆〉,《臺大中文學報》11月,頁105-137。
1986年 〈清少納言與 <枕草子>〉,《中外文學》7月,頁30-36。

1986年 〈臺﹝靜農﹞先生和他的書房〉,《大成》7月,頁9-11。
1986年 〈連雅堂傳〉,《幼獅月刊》10月,頁12-18。
1987年 〈雖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聯合文學》5月,頁213-214。
1988年 〈設若取掉「襯裡」─評董橋<跟中國的夢賽跑>〉,《聯合文學》1 月,頁190-191。
1988年 〈六朝文學的曙光〉,《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6月,頁23-30。
1988年 〈赤子心的流露〉,《聯合文學》12月,頁185-187。
1989年 〈名家散文幸會〉,《光華(中英文國內版)》5月,頁102-105。
1989年 〈陸機的擬古詩〉,《幼獅學誌》5月,頁60-86。
1990年 〈譯事之局限─漫談原始語言之難譯〉,《中國語文通訊》3月,頁27-29。
1992年 〈和泉式部及其「和泉式部日記」〉,《聯合文學》1月,頁89-92。
1991年 〈康樂詩的藝術均衡美─以對偶句為例〉,《臺大中文學報》6月,頁 53-80。
1992年 〈潘岳陸機詩中的「南方」意識〉,《臺大中文學報》6月,頁81-118。
1992年 〈省略的主詞─古典詩翻譯上的一項困擾〉,《中外文學》9月,頁22-33。
1994年 〈讀陶潛「責子」詩〉,《中外文學》9月,頁87-100。
1996年 〈伊勢物語〉,《聯合文學》1月,頁134-147。
1996年 〈伊勢物語〉,《聯合文學》2月,頁144-159。
1996年 〈伊勢物語〉,《聯合文學》3月,頁108-125。
1999年 〈《飲膳札記》楔子〉,《洪範季刊》61期。
2004年 〈在臺大的日子〉,《回首》,頁53-63。
2004年 〈林文月論林文月〉,《回首》,頁201-202。
2004年 〈兩代友情〉,《回首》,頁201-202。

結語

林先生作品中,「論文」展現了其學問探究之確實的作學功夫,「譯作」表現其優越的語言能力及翻譯技巧,而「散文」則讓人看到其人之懇切真摯與文章佈局之細心。

觀林文月之文章著述,往往讓人感於其對周遭人事物觀察用心之深刻。有論者認為這是一種女性細膩溫柔心思的表現,而其實更明顯表現的是其人之坦蕩寬厚,待人如親的慈悲心。

先生前期作品較多論事談物,與人分享己念。較多在於「說」的層面。如:「讀中文系的人」、「午後書房」等。

中期作品則呈多面向的發展與嘗試,如譯作「源氏物語」。爾後有作品集仿古詩古文例體撰寫的「擬古」與令人感動不已的「作品」。尤其「作品」一書中,收錄數篇回想二位老師間的情誼與過往,讀之令人久久不能自己。

而後期作品則如夏濟安先生於「林文月作品集」序中所言,多回憶記事的文作。如膾炙人口的「飲膳札記」,表面有如食譜般實用,內文生動感人,實則是藉物憶人懷事。乃至書名直接稱「回首」來回顧過往。「人物速寫」、「寫我的書」名為記事記人,實也是藉人憶情、藉書憶人。

翻譯作品「源氏物語」,乃其重要的里程碑。先生所著文作中,僅是關於為何譯、如何譯、譯後感以及與「源氏物語」有關的文章即不下十數篇。從這些文字中,不難看到其在翻譯一事上的慎重與努力。

這邊抄錄先生於散文集「回首」中的最後一段話作為結尾:

「 寫作,究竟是什麼?
大概是在日日的生活中,我們觀察自己,觀察世界,有所體會,有所感思,遂將那些觀察、體會、感思、誠懇地寫出來。由於那些文字是出於誠懇的心,所以遇到用心的讀者,便會感動他們的心。
寫作的動機與功用,大概是如此。
二○○三年十二月十五 夜」

帶著一顆誠懇的心,這就是林文月。
參考文獻
1981年 「遙遠」,台北,洪範。
1986年 「午後書房」,台北,洪範。
1990年 「讀中文系的人」,台北,洪範。
1993年 「作品」,台北,九歌。
1993年 「擬古」,台北,洪範。
1996年 「山水與古典」,台北,三民。
1999年 「飲膳札記」,台北,洪範。
2003年 「回首」,台北,洪範。
2002年 「林文月精選集」,台北,九歌。
2004年 「人物速寫」,台北,聯合文學。
2006年 「寫我的書」,台北,聯合文學。
以上皆林文月著。

1997年 林文月譯,「伊勢物語」,台北,洪範。
2000年 紫式部著,林文月譯,「源氏物語」,台北,洪範。

台灣文學資料庫 http://dcc.ndhu.edu.tw/trans/literature/index.htm
九歌文學網 http://www.chiuko.com.tw/author.php?au=detail&authorID=114
台大近代名家手稿─林文月 http://www.lib.ntu.edu.tw/manuscript/lin/idx.htm
誠品網路書店http://www.eslitebooks.com/
維基百科─林文月 http://zh.wikipedia.org/wiki/林文月